來到DC以後,最便捷也是最糟糕的交通工具應該就是這裡的"捷運"啦!
便捷當然就是因為可以迅速抵達目的地,而且不需要停紅綠燈,更沒有停車位問題。
至於糟糕呢,這真的是可以寫出一大篇文章,由於DC捷運通行已經有些時日,當初設計沒有預留空間,加上營運者的無效率。
綜合以上問題的結果,捷運常常慢慢開,尖峰時刻跟離峰時刻車次間距差不多,離峰時刻常常單線雙向運行,然後週末永遠有鐵軌在維修,所以車次間距又拉更開。
因此,在DC搭捷運常常會有一些,驚奇,當然,全部都會碰到才能算是DC人。而DC人想要不全部碰到,也真得有點困難,畢竟頻率高,效率差,想要錯過這種event真的很難。
這也都算是regular,畢竟,只要搭上捷運,一定會到目的地車站。這是一種promising way。大概就跟結婚證書簽下去,身份證上不能有第三者名字差不多。
但昨天出現了我跟一堆DC人都傻眼的事件。
尖峰時刻的Foggy Bottom 一直以來都是維持 1藍線 2~3橘線 的規律。車次間距也會因為車輛數大增,稍微有減短。但相較台北捷運的效率,DC依舊是大敗。
但不知到為什麼,昨天傍晚時間,車次間距竟然拉到10分鐘左右才一班車,想當然爾,車上滿滿的人,月台也是滿滿的人。而唯一的解釋就是"車輛延誤"(train delay),有說跟沒說一樣,每一個在等車的人都知道。
在這種情況下,藍線的人就很可憐了,第一輛車經過時,我已經等在門前,拜車輛延誤所賜,完全擠不在上。所以,只好等下一車次,沒想到,就這樣~半個小時就過了,這半個小時內,只有三輛橘線通過。月台上還是滿滿的人,橘線也還是滿滿的人。
第四輛橘線進站後,藍線的人就哀怨的嘆了口氣,畢竟,這一輛車照規矩應該是藍線,結果又是橘線緩緩進站。
車門一開,下車的下車,橘線的人陸續擠上車。
這時,發生了有趣的事件,駕駛遲遲不關門,忽然間,駕駛開始講話,原先以為是警告大家,車門關閉了,忽然間,駕駛說,"This is a Blue line train now" Due to blablablabla......。
瞬間,月台上滿滿的藍線等車者歡呼,已經在車廂內的橘線乘客則是"What?, Why?, What the Fxxk!"聲四起,駕駛再度宣布,"This is Blue line train now. Please allow orange line user step out the train"
當然,我也是在月台上歡呼的一員。上車的途中,聽到旁邊的美國人在討論這次事件。多數人都是第一次遇到這種瞬間變色比翻書還快的情況。旁邊一位老太太則冷冷的說,這是這輩子的第二次。
更有趣的是,駕駛在下一站換人,這讓我不得不覺得,駕駛可能是住在藍線上,他注意到後面短時間內沒有藍線,而他又想要趕快回家,所以當下決定橘線變藍線。方便自己回家!
真的是很有趣的經驗,直到我下車走路回家的路上,回想起這些對話,還是狂笑不止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